iHF小笛视频小笛视频污版下载放假安排
4月4日放假一天
4月5日正常休息
4月6日恢複上班
清明節,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節,屬於禮敬祖先、慎終追遠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。清明節除了祭祖,還有很多流傳的活動呢!
01踏青
清明期間正是春風得意、春意盎然的時節。
據《晉書》記載:每年春天,人們都要結伴到郊外遊春賞景。踏青風俗至唐宋尤盛。可見,踏青春遊的習俗早已流行。
特殊時期,找個人少的地方,帶上口罩去吸吸氧吧。
02植樹
清明前後,春陽照臨,春雨飛灑,種植樹苗成活率高。
清明節植樹的習俗,據說發端於清明戴柳插柳的風俗。
03放風箏
清明時節,人們不僅白天放,夜間也放。夜裏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,像閃爍的明星,被稱為“神燈”。
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後,便剪斷牽線,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,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,給自己帶來好運。
04插柳
清明插柳習俗,其來源普遍存在三種說法。
·插柳的風俗,是為了紀念“教民稼穡”的農事祖師神農氏;
·另一種說法是驅鬼辟邪:因受佛教觀世音手持柳枝蘸水普度眾生的影響,許多人便認為柳條有驅鬼辟邪的作用,把柳枝稱為“鬼怖木”。
·還有一種說法是為了紀念介子推。介子推為明誌守節而焚身於大柳樹下,讓晉文公和群臣百姓痛心不已。第二年,晉文公親率群臣爬上山來祭拜介子推時。發現當年被燒毀的那棵老柳樹居然死而複生,晉文公當下便將老柳樹賜名為“清明柳”,並且當場折下幾枝柳條戴在頭上,以示懷念之情。
從此以後,群臣百姓紛紛效仿,遂相沿成風。清明插柳戴柳成為紀念介子推的一種象征。